發(fā)布時間:2015-06-19 10:08:58 界面

6月17日,菜鳥網絡宣布在北京、上海、廣州三地推出生鮮倉儲配送中心,全球各地的新鮮水果、水產海鮮及肉類,在24小時內通過冷鏈配送到達消費者。截至本月底,全國將有18個城市能實現該服務。
菜鳥網絡生鮮物流負責人蕭湄表示,生鮮配送目前最大的難點是電商缺乏專業(yè)生鮮倉,且很多城市沒有冷鏈配送資源。菜鳥網絡在全國重要城市設立生鮮倉儲中心,整合菜鳥網絡上的訂單、倉儲、配送資源,通過將商家訂單分倉來縮短物流線路、降低成本,為生鮮電商搭建社會化的冷鏈倉配后臺。在一個核心城市設立倉儲服務可以輻射周邊幾十個市。
菜鳥網絡公關鮑穎告訴界面新聞,菜鳥網絡從去年開始整合資源,搭建平臺,由各環(huán)節(jié)的服務商來提供服務。比如在選定倉庫位置后,直接租用或通過倉儲租賃公司租用倉庫,由恒孚和天圖負責倉內運營,提供倉內設備,再將配送端交給萬象、晟邦等普貨配送企業(yè)。
“菜鳥網絡平臺上看到越來越多的電商做生鮮,人們對生鮮的消費需求也在增加,而冷鏈物流一直是制約商家的主要因素。”鮑穎說,而另一方面,“國內游冷鏈運輸資質和設備充足的企業(yè)不多,因為缺乏持續(xù)的訂單來源。菜鳥網絡希望打通整個冷鏈環(huán)節(jié)。”
菜鳥網絡的冷鏈倉配目前主要服務于天貓、淘寶、聚劃算等電商交易平臺,幫助商家進行全國分倉。初期入倉的商品有新鮮水果、水產海鮮、肉類等,未來鮮花、蔬菜、禽蛋、新鮮加工食品也會逐步納入倉庫。菜鳥網絡生鮮倉產品提供次日達、預約配送、夜間配送等服務。
菜鳥網絡生鮮物流負責人蕭湄表示,北京、上海、廣州三個配送中心投入使用后,可實現18個核心城市24小時送達,隨著更多城市的生鮮倉儲中心投入運營,菜鳥計劃今年內覆蓋50個城市。
冷鏈物流網資料顯示,中國綜合冷鏈應用率僅為19%,而美國日本等發(fā)達國家的冷鏈應用率在90%以上。隨著中國市場對冷鏈食品需求的增加,據羅蘭貝格咨詢公司預測,中國冷鏈物流行業(yè)未來五年將保持年均25%的高速增長,至2017-2018年市場規(guī)模將達到4700和5800億元。
生鮮需求的迅速增長讓越來越多的電商開始涉及生鮮銷售。1號店的生鮮品類“1號果園”,采用自建冷鏈(占70%)和外包方式進行全程冷鏈運輸。
電商巨頭京東的生鮮頻道冷鏈配送環(huán)節(jié)一般采取與第三方合作(包括順豐速運和快行線)的方式進行,而生鮮自營頻道采取自建冷鏈物流的方式。
順豐在去年12月發(fā)布“順豐冷運”品牌,當年底啟用包括上海、廈門、北京、廣州等地在內的共10座B2C冷庫,主要服務于順豐優(yōu)選的生鮮產品。順豐優(yōu)選、順豐冷運、順豐社區(qū)門店,已經構成了順豐從網上預訂、線下配送、最后一公里暫存及送達的完整鏈條。
菜鳥網絡的冷鏈倉配仍然體現的是菜鳥“社會化協同”的模式。對于菜鳥網絡來說,社會化冷鏈倉配服務是基于其倉配網絡搭建的,完善了其倉配網絡的性能。而倉配是菜鳥網絡的五大戰(zhàn)略方向之一。
今年以來菜鳥網絡動作頻繁,在5月28日于杭州舉辦的菜鳥合作伙伴大會上,菜鳥網絡總裁童文紅宣布了菜鳥網絡的五個戰(zhàn)略方向,分別是快遞,倉配,跨境,農村和驛站。
同時菜鳥也在國內物流的細分市場布局,比如生鮮食品的冷鏈配送,以及還沒有發(fā)展起來的醫(yī)藥物流市場。今年5月,阿里巴巴宣布與默沙東中國達成合作,為菜鳥搭建醫(yī)藥物流體系布局。
菜鳥網絡在成立后的一年中,因為到處建設物流基地和倉儲,缺乏實際動作,面臨質疑。2013年5月,馬云表示將投資3000億元,希望菜鳥網絡在5-8年內,建立起一張能支撐日均300億元網絡零售額的“中國智能物流骨干網”,在全國各地實現24小時送達。
相關閱讀
每日 推薦
-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
-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(qū)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
- 涉外賣員、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(fā)布新就業(yè)形態(tài)勞動爭議相關案例
-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: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(chuàng)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(fā)展
-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
-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,11.99萬元起!揚帆啟航,VAN事如意
-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(yè)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
-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(fā)展
-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(qū)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.88小時
-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(fā)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(yè)電能占比達10%
-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(yè)聯盟成立